查看原文
其他

口述科大史|第一集:发源—河北轻工业学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5-26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7673c03oa&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一集:发源--河北轻工业学院

剧情:天津造纸工业学校与天津食品工业学校,同属轻工业部的两所专科学校,在国家发展需要和特殊时代背景下,走向合并之路,进而于1958年成立河北轻工业学院。学校开始以三大系为基础,从不同渠道吸引师资,招收本科生及留学生,于艰难中创校立学,彰显轻院精神。从此,展现出国家命运、学校变化、个人发展相交织的轻院故事。

口述主要史实:建校经过、校园布局、师资来源、三大系、校办厂、学生状况、留学生、社会运动、轻院精神。

口述人:谭国民、王忠(理学院)、刘文章、何畏、李正、赵晋府、方大寿、陈韵君、吴鑑、王福荣、孙希雯、魏玉祥、王进录、胡佑琼、常如祥、姚增宝、王福荣。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解说:天津,这座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承载和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在变幻更替中,留下了特有的记忆。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中国大跃进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也蓬勃发展,为迎接全国轻工业事业大发展,各地纷纷建立轻工业学院。时为河北省省会的天津市,下辖河西区,在南楼和灰堆这片土地上,两所中专学校发生了一次交集,并从此合二为一,如奔涌长河,蜿蜒曲折,却最终汇聚壮大

谭国民:河北轻院是由两个中专校来合并起来的,一个是造纸学校,一个是食品工业学校。食品工业学校就在南楼,造纸学校就是灰堆这个地方,这样来成立的河北轻工业学院。

王进录:在这个建校的时候,咱们成立一个成立大会,是58年9月21号。

解说:在时任河北省轻工业局局长陈子瑞的宣告下,河北轻工业学院在一片欢呼声中成立了,它充满着使命和希望,但是校址的选择却经历了一段波折。

姚增宝:58年成立学校的时候,到底选址选哪?一是选灰堆,一是选那个食工系的那个南楼那?那当时意见分歧较比大。这边的意见呢就是当时不愿都不愿离开这个教学楼,好像建个教学楼刚建起来,挺不容易的。这是第一点,就有个教学楼,第二点呢当时天津日报天日报登的咱地点是西边是从现在这个学苑路往南一直到财院,东边呢是从那个灰堆大队造纸厂门口往南一直到这,土地好像是比南楼那整齐,比南楼好像大点。南楼当时给两块的人路北是教学区,就是一直到南楼从大沽南路,从解放路一直到南楼大沽路。路南是学生宿舍区,当时呢教学区和生活区还得建地下涵洞。另外呢,它那上头不是围堤道是条马路,当时还大伙争论不休,最后选择是因为选择了灰堆这边,把食工系并过来了,连学生带老师一块也都迁过来了。

解说:1959年6月,根据教育部安排,天津大学造纸专业以支援新建院校、新建专业为名,将其教研室一半教师和三分之二学生搬迁到河北轻工业学院,扩大了学校办学基础

谭国民:河北轻院刚刚成立,刚刚由造纸学校变成了河北轻院,刚刚成立,没有什么,谈不到基础,所以条件应该是很差的。有这么一个重点学校,教育部的重点学校搬迁到河北轻院,应该对学生思想工作和教师各方面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当时是从学生来讲也好,教师也好,都是以国家需要为第一,服从国家需要。所以大家是坚决的搬迁到了当时河北轻工业学院。

谭国民:1959年5月28号29号,这样就搬迁到河北轻工业学院了。搬迁之前,天津大学的三个班,造纸甲、乙、丙三个班,一起在天津大学九楼行政楼,在九楼前面的台阶上,照了一张合影。合影就是这么一张,现在保留下来唯一的合影就这么一张。

解说:时光飞转,1963年,河北省将河北轻工业学院上交国家轻工业部直接管理,实现隶属关系变换。196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又将天津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有关专业并入,加强了河北轻工业学院的三大系教学基础

谭国民:1964年一年又有变化了,轻工业部把学校接收以后,对于轻工业部所属的院校的专业进行调整,当时的原则就是天津,北京相同的专业都合并,不重复着,天津北京离得比较近,不重复办两个专业。你比如说天津(河北)轻工业学院跟北京轻工业学院,如果有专业重复的,就不重复办合并。这样到1964年就把我们天津(河北)轻工业院的造纸专业,又并到北京轻工业学院的造纸专业,把北京轻工业学院的食品发酵专业,并到天津轻工业学院,这两个学校专业调换了一下。

王进录:但是转到北京去的时候,这时候呢这个无锡的一个塑料专业就转过来了。

胡佑琼:64年的下半年就把这个硅酸盐专业就调到咸阳轻工业学院去了,但是我们有三个老师,嗯就一下四个老师,到咸阳轻工业学院去了,这四个老师里面呢有一个也去世了。嗯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去世在咸阳轻工业学院,那我们就都整个都分散了。

谭国民:河北轻院是当时是我刚才说,三个系,化工系、机械系跟食品工程系。化工系当时有两个专业,一个是造纸专业,一个是硅酸盐专业。食品,食工系也是两个专业,一个是食品工程专业,一个是发酵专业,还有油脂专业在原来一个,后来不办了油脂不办了。机械系一个是轻工机械,一个化工机械,当时就是这么几个专业。每个专业,招两个班学生差不多,

赵晋府:当时基本上是一个专业,30个人。我考进来那年是有三个专业,一个食品专业,一个油脂专业,还有一个发酵专业,一个专业30个人

解说:学校成功建立了,专业建设也有新的突破与发展,但是对于新成立的河北轻工业学院来说,它就像个一贫如洗的年轻人,一切都得从新开始,需要在灰堆大队的一片稻田与破败荒凉中,开始探寻它的教育之路,建设新的设施。

吴鑑:比较差的,我们那个以来的时候进校门,是听河北轻工业学院就挂一个小牌子,一个小一个小铁一个小,但是木头柱子在那插着有些就那那真寒酸的那个,是吧?后来我们一看唉这学校这样子是吧?那你就要规模没有规模,要形象没形象。那属于这样的。

李正:那么58年五、六月份开始吧,轻工部批准建1号楼,我们当时还上学了,然后我们这个学生就是跟老师一起,通过情况勤工俭学吧,那时候勤工俭学没有钱的啊,就是劳动,义务劳动,呃帮着运砖到楼上去,盖这个楼,说白了我们都是出了出了汗的,(笑的很开心)是吧。你想那时候要背着砖往楼上扛啊,那现在的学生不一定经得起,这个这个。但是我们那时候就是这个一箩箩装网络上扛,大概弄了半年多吧,这个楼盖起来了。

解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了1964年,河北轻工业学院总算有了基本的校园概貌,终于在这片蛮荒之地上散发出了校园的气息,使得新入学的学生惊讶于这样的场景。

常如祥:当时到学校里以后,比较典型的就是,我瞅这个楼,我没见过这么高的楼。我们那个地区,这是一个四层,6000平米,6000平米搁到解放南楼,最高的建筑了,体量最大的建筑,而且最高的建筑。当时形容咱们学校是一个扁担挑两头,一个扁担挑两院,一个南院,学校宿舍区,有两个学生宿舍,一个都三四千平方米,中间一个锅炉房,北院一个教育主楼,就是这个2号楼,工会那个楼没有,咱们这个楼也没有,前面那个小河那个地方是一个学生食堂。再往南边建了一层的有一个研发楼,楼上都没有,就建了一层。两个留学生宿舍都没有,这主楼都没有的,这边一个主楼。原来老图书馆,那底下是教工食堂。就是这么大面积,这是北院,加南院,搁在一块,一共2万平米左右,建设面积就是2万平米。当时中间一个小路,刚开始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建好了,用的砖,码起来的砖,大概有一米多宽。这个扁担就是这个楼,一个南院,一个北院,我们当时形容。

解说:而如此明显的变化离不开当时河北轻工业学院的老书记陈英的贡献。

常如祥:在1964、1965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老书记叫陈英,在我们教工或学生的心目中间,这个人是一个有水平的老领导,当时十级干部,到我们学校之后,虽然文化大革命,64、65、66这几年,虽然时间比较短,两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学校变化,土路没有了,路都给修了,操场也给修了,砖地也给铺好了,学生宿舍由大教室改成小宿舍,那就方便多了,大家睡觉的时候,相互之间影响少,原来一个大铺睡二十个人,有点什么响动晚上睡不着觉的。都是一个一个小宿舍的。而且学生的面貌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三层楼上面也给接上了,员工宿舍也在那个时候起来的。

解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建校之初,一批批教师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而来,投入到校园建设,支撑起河北轻工业学院的教学工作,奉献他们的青春,扎根于校园

陈韵君:是1958年8月份就来了。我一个人先到了河北省保定,住了有一个多月,后来分配到天津来了。包括天津来了以后呢,因为我是个南方人,生活很不习惯,但是我知道,当时的口号啊,“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填的志愿是越远越好,所以就跑了。但是一进一进到这来以后吃饭都不适应。小米饭我不爱吃,那个棒子面也不爱吃。当时我还坚持过来了,所以就到这了。

吴鑑:59年。59年我是从南开毕业,就是直接分配到这来。嗯就是等于国家分配,我们那时候没有。你自己找。啊,就是国家直接分配。

胡佑琼:1961年。那个暑假前,就是刚放暑假来的。当时怎么来的呢?就是我原来在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现在叫原来是华南工学院毕业的。那个时候我们晚上没有业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备课,就是说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就在教室里吃也不回去,就是一直背到有时候吃点,然后迟一点,那么才会宿舍去睡觉去,第二天早上上课。

王福荣:我是1965年(复旦)大学毕业,上海毕业以后分配到这来的,来了以后直接就是上,因为我是上化学的,上化工系,结果化工系主任他不知道,所以第二天我才知道食品公认性。那么食品公认性我是学化学的,食品我也不懂,发酵也不懂,所以他就安排我在食品的发酵里边搞分析,分析化学,所以就这么待下来了。

赵晋府: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呢,请到了当时在天津或者是在轻工行业都比较有名气的一些个工程师,嗯或者是教授请过他们来给我们上课。

解说: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当时提倡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学校建立了一批校办工厂,有教师参与,也有学生参与,不仅促进了科研工作发展,也是学校的一部分财政收入,缓解了部分难题。

李正:这个校办厂,我们来的时候那是57年了,嗯有一个机械厂。机械厂呢是我们学生实习的,像我们都到那厂里实习过,是吧?车钳洗刨这个这这做做实习过,嗯后来盖了一个造纸厂,有两台小的纸机,嗯造纸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实习,也生产一些纸,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南楼食品学校合并过来的时候,他带了一个酒厂过来,在大直沽。在天津市大直沽这个地方有个大直沽酒厂,是咱们学校原来的校办厂,加入酒厂,后来到80年代以后那个厂就不存在了。到后来就80年代又增加了一个塑料厂。嗯最大的场是盐化厂。就是盐系合并过来以后,就是盐业学校吧,合并过来以后,那个厂子面积非常大,是吧。

谭国民:这是而且是有创造有生产价值的,能够供学校能够学生吃饭不要钱,主要靠这么几个工厂的收入。天津清苑当时河北清苑当时校办工厂搞得不错,因为它都是结合生产实际的,校办工厂的收入可以提供学生吃饭,所以就是到了河北清苑以后,就是吃饭都不要钱了,完全是供给制了

解说:纯朴的校风,完善的学生补助体系,使学生得以在河北轻工业学院继续完成学业,对于大多数有困难的家庭来说,使得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可能

魏玉祥:你要是来了以后,助学金的平定也是给一等奖学金,啊这是有的。那辅导员老师关心到什么程度?你这个宿舍里边,他一看你这从农村带了一个很薄的一个小褥子,马上给你来个草垫子。啊草垫子就是也是买的。你看咱们那会咱们学校条件差,这种都是蚊虫。给来个蚊帐。啊这关系,这是真事,这是哪会儿都忘不了的。

刘文章:我们当时的奖学金,叫助学金当时,这来了以后,自己根据家庭情况申报,申报的最高的是17,15,13,11,9块,分级,分成几级。一般正常情况下,那我家庭条件比较差一点,我父亲在农村,就是农村小块地,劳动力比较少,那这不挣工分吃饭,我弟弟上高中,我上大学,所以我这条件,给我一等的,17块钱,17块钱,我一般用13到15,在咱们食堂吃饭,生活上我就吃的挺不错了,剩下的钱留下,买书,交学费,也不好再跟家里要钱了。

解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接收来华外国留学生,从中专学校开始河北轻工业学院就有了留学生的身影。对外国留学生的关照上,无论是培养体系还是生活标准,河北轻工业学院的留学生无疑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人生中难忘的一段时光。

谭国民:总数多少不知道了,反正当时留学生规模还是比较大的,最多的是越南留学生,其次是朝鲜。再一个蒙古,主要就三个国家。越南,朝鲜,蒙古,专业主要是造纸专业的跟机械专业,像造纸专业的蒙古留学生造纸专业都有。蒙古留学生,越南留学生,都有造纸专业的学生,所以我跟越南留学生我们关系还是挺密切的,一直我陪着他,学习,实习,做毕业设计,都是我们俩一样的题目。

姚增宝:留学生,一个是越南留学生有十多个,我管的是蒙古留学生,保尔(巴特保尔德)。据说现在蒙古领导人保尔的儿子是吧?他是一个,蒙古的。我们那会儿管的留学生就是越南留学生可能有七八十来个,越南学生规矩,也礼貌也刻苦。保尔也不好好干,不好学,蒙古的。以后呢就有阿尔巴尼亚的了。

陈韵君:当时对他们的照顾是百般照顾,我们吃得很苦,他们吃得很好。后来他们感觉到,因为他们有时候发现,有时候到我们这边食堂,他说你们吃的那么那么艰苦,我们吃白面大米,我们跟你们一样吧,不要那么好招待我们。提过这个要求,但是最后还是坚持那么照顾他们。学校里对留学生还是比较重视的。

解说:每个时代有其独特的印记,困难时期的岁月,河北轻工业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建设活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即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山河大地,不曾忘记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身影

王忠:我们那时候我来河北清苑,当时叫河北清苑。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也知道修海河。就是海河叫咸淡分家,原来下水道直接排海河。那当然很不好了。怎么样?单挖下水道。我们师生不是我一人全校。那个总务处主任是指挥,就是人工没有机器,人工挖挖得很深,然后下大管子再。一个学校分多长,工程那一劳动就大概得一两个月。这是一个大的事用麻袋台泥有底下,因为天津地下水位比较高,修尖山公园也是。这是这个还有那后来就你比如像上小栈支农,一去就两个月,上宝坻县支农上武青之农,困难这都还是困难时期,以后困难当中那年1960年,全校分两部分,一部分到黄骅,一部分到泊镇(地名00:39:11),我是分到泊镇,我们到泊镇那吃净吃,就是让你这小米没去皮磨出那面来。谷子面。然后黄骅这边也挺苦的,待了大概一个多月,然后就回来,后来还整个全校疏散到渡省。沧州沧县的渡省。

解说:经历磨难的洗礼,走过时间的长河,一代代轻院人以其自信和乐观、踏实和苦干,开河北轻工业学院的源流,培育轻工栋梁,他们从历史中走来,留下轻院的缩影

陈韵君:那当时呢我觉得学校特别小,但是它会发展起来的,我很有信心。学生这个时候来了以后啊也很艰苦,都叫苦连天,地上都是泥,那个都是那个煤渣子啊,那个地,没有柏油马路。但是我当时还兼班主任,我就跟他们说,我说事情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王福荣:好像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得很多,反正就是困难就困难,想办法把它是该开实验就开,该上课的话,没有的话就编教材,那个时候大家都很齐心,都很努力,也没想别的事,就是尽量把教学搞好。就想的不多。

解说:一切都已随时间流逝,剩下的只有老一代轻院人留下的回忆,还有说不完的故事,是永不磨灭的精神番号,都成为我们的发源,成为今天的起点。

(第一集到此结束,敬请期待第二集)

往期回顾

文字来源/校园网

本期编辑/秦茂华

审校编辑/周丽萍 任芮

监制/党委宣传部 刘绍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